他山之石
首页
>> 水利风采 >> 他山之石
滕州市官桥镇念活“治用保景文”五字经,建设造福人民的小魏河

发布日期:2020-11-06 17: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水利厅 字号:[ ]


滕州市古薛河(小魏河)是滕州南部重要支流水系,全长8.5公里,经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和辰龙化工基地,涉及官桥镇驻地及沿线12个自然村。由于管护缺失、环保意识不够等历史原因,沿线村庄群众占用河道开垦造田、栽植树木现象严重,加之周边园区发展、企业密布,企业排污、河道淤塞、涵道损毁等问题频发,水环境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和修复,水系不畅、污水横流、私挖乱占问题成为制约乡村生态振兴的严重掣肘。

近年来,滕州官桥镇以古薛河(小魏河)为主线,以河湖长制推行为抓手,全面启动实施了包括河道清淤、河面清理、水质净化、坝体蓄水、堤坝绿化、景观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于一体的人工湿地生态治理项目,念活“治用保景文”五字经,做好生态振兴大文章,倾力打造滕州南部首个生态休闲滨水长廊,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打造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一、深入“治”,清污控源,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一是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对河道进行开挖拓宽、清淤疏浚、岸坡护砌,累计清除河床树木9万余棵、垃圾120余方,拆除违章建筑3处,清理养殖场12处,将过去被侵占污染的河道恢复原状,全面实现河清水畅,河道行洪能力达到10年一遇。二是加强工业污染源头治理。牢牢把握污水不达标不能排放这一原则,严格排查沿线工业企业排污口,要求各企业废水一律进入污水管网,对随意向河中排污的企业进行依法严厉打击,累计封闭排污管道口6处。三是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明确镇级河长1名、村级河长12名,严格落实“五定一奖”措施,全线12个村全部签订水污染防治责任状,形成立体监管、全线防控、协调联动的有力工作机制。

二、突出“用”,优化配置,科学高效利用水资源。一是建设“五级拦蓄”工程。在古薛河沿线的魏楼村、孔窑、西王庄村、镇驻地、东公桥村共建设有3个橡胶坝、2个溢流坝,进行拦蓄,拦蓄水量达到6.5万方,能够充分涵养水源,回补地下水位。二是建设配套设施。在河道两侧新建亲水平台7处,并配套建设提水井,方便周边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提水用水,也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条件。三是发展水生产品。在河道中大面积种植藕苗,到秋季预计亩产莲藕4000至5000斤,按市场价计算,每亩可实现净收入8000元以上,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三、持续“保”,生态净化,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一是建设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在古薛河(小魏河)镇驻地区域建成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日处理规模700立方米,覆盖镇驻地4个行政村,排出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二是实施自然净化工程。根据古薛河(小魏河)水域实际情况,栽植荷花、睡莲、芦苇、黄花鸢尾等植物1万余株,利用植物净化有效降低污染,持续推进水质自然修复和保护。三是改善水域局部生态系统。在河道内实施生物调控技术,放养鱼、虾等水生物,充分利用不同水生物的食取和吸收作用,减少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含量,改善生物栖息环境,提高河道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四、打造“景”,同步推进,抓好乡村景区化培育。一是河岸同治,丰富湿地自然景观。河道内栽植荷花、睡莲、芦苇、黄花鸢尾等湿地植物1万余株,沿河两岸栽植高杆女贞、红叶石兰、垂柳、瓜子黄杨、银杏树、冬青、连翘等各类绿化苗木10万余棵,硬化环河路8公里,修复桥梁3座,新建亲水平台7处,成为群众前往赏花、垂钓、乡村旅游的薛河湿地风景区。二是加快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以小魏河湿地生态治理项目为依托,吕楼、魏楼、前掌大、后掌大、西王庄、西公桥、东公桥、太平庄等沿河12个村全部建设成美丽乡村,形成了生态宜居、风光秀美的人居环境,打造为集休闲娱乐、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带。

五、依托“文”,发挥优势,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是高标准搭建文化传承载体。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人商汤左相仲虺的“厚德”思想、民本理念,在吕楼村建设集党性教育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仲虺政德教育广场。挖掘提炼汉丞相公孙弘好学、节俭、勤廉文化,在东公桥村建设公孙弘孝善文化广场。挖掘明末诗人李流芳在《滕县道中》一诗中留下的“三年三月官桥路,策蹇经过似梦中”的佳句,将在西王庄村建设李流芳经停处。二是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经济。以古薛河(小魏河)为主线,抢抓B6线开通机遇,将薛国故城墙、古薛国汉文化园、仲虺政德教育广场、公孙弘孝善文化广场、古薛生态银杏园、孟尝君礼贤园等文化节点串连成线,形成乡村文化生态旅游闭合圈,年吸引游客近5万人。连续三年举办历史文化旅游节,开展了环河自行车赛、银杏音乐节、古薛国采风、古薛书画展等系列活动,拉动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