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
文字+图解|《威海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
||||
|
||||
2019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随后省住建厅、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通知》,为响应上级有关要求,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在开展排查的基础上出台了《威海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实施范围 根据省级方案部署要求,设区市和县级市需分别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方案》实施范围为环翠区、文登区,高区、经区、临港区和南海新区。 二、主要指标要求 《方案》提出两项指标要求:一是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生化需氧量(BOD5),该指标反映的是污水管网收集污水的质量,指标越高表明污水管网收集的污水多、清水少,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效率。《方案》提出到2021年,每年较上年提升5mg/L,BOD5要达到180mg/L。文登区污水处理厂2018年进水BOD5低于100mg/L,需按照“一厂一策”原则另行制定系统化整治方案。二是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该指标为国家2019年试统计指标,综合反映城市生活污水管网覆盖情况等。到2021年,我市市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每年应比上年度提高0.5%。 三、主要任务要求 《方案》围绕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改造、维护管理以及对工业企业排水的规范管理方面,提出了3大项、10小项任务。 一是开展城市排水系统改造。实施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封堵城市污水管网漏洞,优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质量。 二是强化城市排水系统维护管理。严格管理标准,实行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和企事业单位污水管道的管理界限,按界限明确维修管护单位。建立健全城市排水管网周期性检测评估制度,建立问题清单销号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对市区排水设施现状问题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 三是规范工业企业排水管理。加强企业废水排放监管,对工业企业污水排放行为进行了约束。建立企业废水排放退出机制,建立溯源追查和联动执法机制,保障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运行。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