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要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水利要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山东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 不断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发布日期:2021-11-05 16:5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水务局 字号:[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高,为城乡供水和农田灌溉提供了水源保障。

在威海黄垒河地下水库三期——东浪暖挡潮闸工程现场,河道21孔挡潮闸和两岸地下截渗墙等主体工程已经全都完工,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配套操作室的内部施工建设。威海水利工程集团项目经理袁鹏介绍,黄垒河整体工程11月开始试运行,可为市区新增4215万立方米蓄水能力。“黄垒河地下水库工程一共分了三期工程,竣工日期是到明年的5月31号,但是我们现在正常的话应该是到今年年底就可以完成整个项目。”袁鹏表示。

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黄垒河地下水库管理所副所长杨菊告诉记者,作为威海市第三大河,黄垒河本应成为区域用水的“主水源地”,却因河道蓄水能力较低得不到有效利用。2019年,威海市启动建设黄垒河地下水库工程,对地下水实行有效拦截。“工程建成后每年供水2923万立方米,年实现供水收益3595万元,改善左右岸5000余亩农田灌溉条件,可有效防止海水倒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杨菊介绍到。

此外,威海还将开工建设河库水系连通工程,把全市重点水源串点成线,实现库与库、河与库的有效连通,每年可增加5000万立方米的区域雨洪资源利用量,节省2亿多元外调水费用。威海市黄垒河地下水库工程筹建处于思亭表示:“该工程计划将黄垒河地下水库和母猪河地下水库拦蓄的水资源,调配到米山水库,实现区域水资源最大化利用,从而保障全市水资源供水安全。”

近年来,我省依托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水网工程,延伸、优化供水网络,相继建成黄水东调、引黄济青改扩建等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初步形成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调水工程体系,全省骨干水网工程长度1459公里,设计调水能力20.4亿立方米,“十三五”时期累计引水量46.98亿立方米,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围绕提高区域水资源调控和应急抗旱能力,建成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座大型山丘区水库庄里水库,以及57处中型水源工程,新开工建设烟台老岚水库等46处抗旱水源工程,全省水资源丰枯调蓄能力明显增强,为城乡供水和农田灌溉提供了水源保障。按照《山东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新增水库库容12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70%。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表示:“加快构建山东现代水网,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完善多源互补、丰枯调剂、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供水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