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 |
|
威海市水务局2022年普法宣传计划和责任清单 |
||||||||||||||||||||||||||||||||||||||||||||||||||||||||||||
|
||||||||||||||||||||||||||||||||||||||||||||||||||||||||||||
为深化水务法治建设,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增强普法工作的实效性,根据山东省水利厅印发的《2022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和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联合印发的《2022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水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突出宣教重点,有力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学习内容;持续开展网上宣传解读,探索创新宣传路径,在“水润威海”、门户网站等平台全面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水务治理全过程的能力。 (二)持续开展党内法规宣传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运用“三会一课”等基本形式,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宣传党的组织法规制度、领导法规制度,宣传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内法规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全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着力落实年度普法责任清单。结合威海市普法责任共性清单,突出《宪法》、《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加强宣传国家安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与服务保障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威海市普法责任个性清单,普及《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与水务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电台宣讲、执法人员法治培训等11项普法活动,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合理利用水资源,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正确对待水事纠纷。 二、坚持内外兼修,持续提升普法依法治理能力 (一)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治讲座,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培训和考试,不断强化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二)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执法人员专题培训,通过聚焦执法工作疑难点,分析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行政处罚法》《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党内法规;充分依托灯塔、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推进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经常化,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三)提升社会公众的水法治意识。充分发挥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职能特点,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积极采用微视频、动漫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普法宣传融入业务履职的各环节、全过程,深入宣传我市水资源管理、水工程保护的重要性,促进全社会用水观念的转变。 三、强化普法保障,不断增强水务普法影响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将2022年普法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普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二)创新普法形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发挥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普法宣传作用,鼓励采用短、灵、快的微宣讲、微视频、微电影,培养普法“网红”等形式,不断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满足水利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的法治需求。
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