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
首页 >> 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
关于河道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7-12-18 17: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水利局 字号:[ ]


一、河道保护情况

  (一)建立河长制体系,印发方案。2016年11月28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2017年3月3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年底前在全省全面建立河长制。中央、省级作出全面推行河长制部署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贯彻,各项工作迅速启动、全面展开。4月28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威海市河长制组织体系的通知》,明确了市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建设。我市总河长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总河长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农业的副市长3位领导担任;在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3条骨干河道设3个市级河长,分别由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水利、环保的副市长担任。组建了市级河长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市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市环保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分管负责人任副主任,29个市直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全市504条河流(段)都设置了河长。共落实了市级、区市级、镇(街道)级和村级河长2576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组织各级河长巡河8000人次。

  (二)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夯实管护基础。为了取得资金支持,各级河长办都编制申报全面实行河长制专项经费预算,积极落实河道管理保护工作经费。为扎实开展河长制信息平台建设,市河长制办公室编制了《威海市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完善河长制技术支撑服务手段。其中荣成市、环翠区、南海新区完成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河长制手机APP建设,已正式投入运行。乳山市将乳山河龙角山水库段制作了实景三纬河道模型,为智慧管河打下基础;其他区市信息平台建设也在有序推进。环翠区、荣成市在四级河长体系的基础上,创新机制,通过招聘招募退役军人57名,建立了河道管理员、监督员队伍。既拓宽了退役军人的安置渠道、增加就业,又发挥了人退役军人的特长,强化了河道管护。

  (三)以环保突出问题整治为抓手,全面开展“清河行动”。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的通知(室字〔2017〕52号)和省水利厅“清河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市水利局编制了《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了在全市主要河道水库开展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任务。8月11日,市河长制办公室印发了《威海市2017年“清河行动”专项实施方案》和《威海市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市及各区市自8月7日开始组织对所辖区域内河库进行问题排查,编制专项实施方案。市水利局组织了21人的问题排查小组,对市管水库、河道进行环保突出问题排查。并根据报告排查的问题,建立了问题台账,落实了专门责任人和整治时间节点,市管水库累计清理水库漂浮物、河道垃圾1500余立方米。全市累计排查摸清了河库环保突出问题2大类945处,其中违法建筑及违法活动396处,入河排污口549个(309处排水口)。年底前将全部完成整改,河道水库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时提出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河道水库绿化整治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四)组织开展河道绿化整治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水污染,我市将围绕“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格局,坚持因地制宜与随地就势相结合、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计划利用今冬明春有利时机,大兴水利建设和造林绿化,实施“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组织精干技术力量,编制河库绿化整治工作方案,完成16座大中型水库、3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重要河道确权和绿化整治任务,全面掀起全市河库绿化整治工作高潮。

  二、河道治理情况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我市集中推进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城郊河道综合整治及穿村过镇河道整治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完成304条(段)河道治理任务,治理河长589.3公里。治理后的河段,防洪能力得到提高,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道调蓄水量得到增加,保证了农业灌溉及生态用水;河道的自然生态得到了恢复,基本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目标。

  (一)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河流治理情况。2009~2011年,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和《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年)》编制工作,对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的重点河段进行治理,治理内容主要包括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新(改)建穿堤建筑物等。我市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母猪河、乳山河、黄垒河、东母猪河、小落河、青龙河、昌阳河、沽河、石家河共9条河流、20个项目入围,累计完成投资4.81亿元,治理河长100多公里。

  (二)流域面积50~200平方公里河流治理情况。

  1、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2012年6月,水利部、财政部启动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对50~200平方公里河道开展集中连片整治。我市荣成、文登两市成功入选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规划治理9条河流,跨经13个镇(街),共17个项目区,总投资48498万元,累计治理河长103.9公里。

  2、城郊河道治理项目。2014年市政府启动市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市水利局积极牵头,认真督导,投资5.1亿元,组织环翠区、高区、经区、临港区对其辖区内18条城郊河道进行治理,累计治理河长35.4公里。

  (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穿村过镇河流治理情况。目前,流域面积在50 公里以下的河流治理,国家和省没有相关的补助政策,治理工作也主要由各区市组织实施。近年来,各区市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均加大了对这些河道,特别是城区、镇区河道的治理力度,治理内容以清淤护砌为主,结合拦蓄、绿化等措施。自2016年起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5.6亿元,对全域8区市268条穿村过镇小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治理河长453.2公里。目前已治理202条,治理河长350公里,完成投资4.3亿元。

  三、存在问题

  (一)河长制办事机构不健全。目前,除荣成市已落实专职人员和专门办事机构外,市级及其他区市河长制办事机构均没有落实到位,有的还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固定办公场所。

  (二)河长制工作经费不到位。由于中央、省、市推行河长制工作全面提速,河长制工作2017年经费均未列入财政预算,只能申请财政临时追加,许多工作开展受到制约。

  (三)河道规划不统一,整治不系统。由于没有统一规划,部分河道治理防洪和蓄水没有有机结合,造成部分河道治理不能既满足蓄水又满足防洪要求,导致河道治理不系统,不完备。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完成列入国家加快灾后薄弱环节建设实施方案的母猪河、乳山河、东母猪河、黄垒河、青龙河、昌阳河、沽河、小落河等8条河流共18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治理河长97.1公里,估算投资4.4亿元;二是2018年完成列入全市穿村过镇小河道综合整治方案的66条河道整治任务, 103.2公里,估算投资1.3亿元。三是计划3年内对全市所有设立河长的478条河道和16座大中型水库水源地进行造林绿化与生态治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努力把河道和水源地打造成蓄水带、生态带、景观带、旅游带、产业带。四是建立更加规范的河道管理队伍,实现全市所以镇级以上河道有专业队伍管护、村级河道设专人看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