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展播 |
|
余元君事迹 |
||||
|
||||
余元君同志生前是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中共党员,厅级后备干部。他出生于洞庭湖,成长于洞庭湖,1994年大学毕业先后在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省水利厅工作,是我省水利行业不可多得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一生致力于洞庭湖工程建设、防汛抢险技术研究、河湖保护技术方案审查等工作,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自己深爱的洞庭湖保护与治理事业。2019年1月19日下午4时左右,他在岳阳市君山区工作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5时20分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6岁。 余元君同志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业绩突出,硕果累累,先后荣获了厅优秀共产党员、省防汛抗旱先进个人、省“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先进个人、省水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先后记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嘉奖6次。余元君同志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忠诚、干净、担当”领导干部的典型代表,是践行新时代治水方针的时代楷模,是全省水利人“勤奋、敬业、奉献”的学习榜样。 余元君同志具有对党忠诚的优秀品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余元君同志始终坚定政治立场,严格执行党的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爱党敬党,服务大局,为人忠厚老实,不计个人得失,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治水兴水决策部署上默默奉献25个春秋,在保护治理洞庭湖的平凡工作岗位上艰苦奋斗了9000多个日日夜夜。余元君同志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本色。 余元君同志具有干净干事的清廉作风。余元君同志先后主持了洞庭湖区数百个项目的技术评审和招投标工作,经手的资金、合同不下百亿元,没有一例违反党风廉政规定的举报和负面反映,没有一位亲属朋友承揽洞庭湖治理工程,从不用手中的权利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余元君同志两袖清风,身正如松,严于律己,为民用权,筑牢国家工作人员清正廉洁的思想防线,坚守共产党人勤政廉政的精神追求。 余元君同志具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余元君同志常年奋战在洞庭湖区水利建设管理现场和防汛一线,带着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抓实工作,敢于动真碰硬、直面问题,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始终身先士卒,积极担当作为。作为专家参加技术审查时,他经常提出许多“带刺”的意见,要求设计单位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做到施工方案组合最优、综合效益最大化。在工程建设现场检查,他总是严格检查施工流程和工程质量,始终把保证质量、确保安全放在第一位。2016年7月,洞庭湖因超标准洪水发生新华垸溃决,他连续一周坚守在抢险救灾现场,几天几夜吃住在堤上,险情不除,不下火线。余元君同志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不断把水利事业推向前进。 余元君同志具有刻苦勤奋的拼搏精神。余元君同志热爱学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坚持系统学习,获取了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他刻苦钻研计算机知识,组织开发了《洞庭湖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洞庭湖建设管理水平。他勤于思考、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近20篇论文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组织和参与的多项科研项目,其中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余元君同志爱学习、讲奋斗、肯钻研,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余元君同志具有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余元君同志牢记水利人的初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无论是在设计院还是在洞工局工作,办公楼里熄灯最晚的总是他的办公室。特别是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切嘱托和关于洞庭湖蓄滞洪区建设的重要指示上竭尽全力。近2年来,他经常奔波在蓄洪垸堤防加固、安全建设一线和洞庭湖治理技术方案审查会,在优化方案、督促进度、严格质量等方面真抓实干,为促进洞庭湖防洪安全作出了积极努力。2019年1月17日开始,他带队到洞庭湖区协调岳阳大通湖东垸安全建设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19日是周末也不休息,连续三天高强度满负荷运转,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倒在了工地临时工棚。余元君同志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余元君同志具有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余元君同志是我省水利行业的专家,大部分时间给了工作,加班晚归是常态,在外出差是常态,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解决群众急需放在首要位置,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防洪保安、饮水灌溉、生态保护等工作。他对每项工程设计、方案审批都坚持精益求精,确保科学合理、生态安全;每遇重大险情灾情他总是毫不犹豫冲在最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及时投入抢险。余元君同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