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要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水利要闻
三对标、一规划|牢牢把握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

发布日期:2021-10-11 09: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 字号:[ ]


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李国英部长作出了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意义十分重大。李国英部长指出,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新阶段水利工作的主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着力提升水利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充分认识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提出的重大意义

李国英部长指出,新阶段水利工作的主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大局、科学分析水利发展历史方位和客观要求,综合深入判断作出的战略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这一主题提出的重大意义。

一是立足“三新一高”作出的重大判断。“三新一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论断和重大部署,为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位置,全面提高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安全为底线要求,推动完善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构造,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效化解矛盾,提供高质量的水利供给和服务,努力实现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二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议》《纲要》明确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把推进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等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把大运河、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把强化河湖长制、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等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把维护水利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提升洪涝干旱防御工程标准等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这都彰显了水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表对标《建议》《纲要》,必须全面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有关任务和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着力提升水利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是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总书记一直心系水利工作。2014年3月14日,就保障国家水安全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这是总书记纵观全局提出的大国治水方略;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就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5项任务;2021年5月14日,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6项任务要求。这些论述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治水理论体系。“十六字”治水思路是基于我国新老水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实践需求而形成和发展的。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必须全面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统筹解决新老水问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是对水利行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李国英部长指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是在对当前我国水利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准确判断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水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亦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发展环境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深刻变化,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对水利发展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发展条件来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同时也要认识到,与人民群众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相比,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加快推进新阶段水利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深刻领会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特点

李国英部长指出,我国水利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起点,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着力点转向提升发展质量,推动水利向形态更高级、基础更牢固、保障更有力、功能更优化的阶段演进。这四个“更”深刻地揭示了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特点,为我们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是形态更高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快速增长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水利高质量发展是“以绿色为普遍形态”的发展,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始终,使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效能充分发挥,促进用水方式向集约节约转变,推动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水和谐共生。

二是基础更牢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水利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现代化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基础设施来说,要推动由点向网、由分散向系统转变,形成系统完善、安全可靠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从水利管理来说,要推动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法治化管理的转变,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利制度体系;从水利科技来说,要推动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实现由传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变,水利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国际领先。

三是保障更有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目前,我国防洪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均已达较安全水平,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风险和短板。水利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下好水旱灾害风险防控的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从被动应对水安全风险转向主动防控,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大幅提升,水旱灾害损失率大幅降低。

四是功能更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更加多元。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握好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个关键,不断拓展和优化水利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涉水需求,提高水利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和水平。在功能拓展方面,实现由单一的防洪、供水向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转变。在功能优化方面,要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全面增强我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

三、准确把握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李国英部长指出,新阶段水利工作的主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大局、科学分析水利发展历史方位和客观要求,综合深入判断作出的战略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这一主题提出的重大意义。

一是立足“三新一高”作出的重大判断。“三新一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论断和重大部署,为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位置,全面提高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安全为底线要求,推动完善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构造,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效化解矛盾,提供高质量的水利供给和服务,努力实现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二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议》《纲要》明确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把推进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等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把大运河、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把强化河湖长制、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等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把维护水利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提升洪涝干旱防御工程标准等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这都彰显了水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表对标《建议》《纲要》,必须全面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有关任务和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着力提升水利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是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总书记一直心系水利工作。2014年3月14日,就保障国家水安全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这是总书记纵观全局提出的大国治水方略;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就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5项任务;2021年5月14日,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6项任务要求。这些论述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治水理论体系。“十六字”治水思路是基于我国新老水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实践需求而形成和发展的。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必须全面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统筹解决新老水问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是对水利行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李国英部长指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是在对当前我国水利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准确判断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水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亦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发展环境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深刻变化,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对水利发展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发展条件来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同时也要认识到,与人民群众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相比,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加快推进新阶段水利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