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要闻 |
|
我市在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
||||
|
||||
3月11日上午,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我市就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经验做法在会上做典型发言。2021年,全市共组织实施了重点水源、防洪减灾等4大类36项重点水利工程,这些重点工程在助力乡村振兴、保障用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建设“精致城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水利担当。 一、健全机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有效管控 1、健全质量监督组织领导机制 按照“部门指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全市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市县两级形成了覆盖全市、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协作有力的质量监督网络,保证质量监督工作能满足工作建设要求,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健全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机制 市县两级培养锻炼了一批优秀技术人员,拥有了一支业务过硬、素质较高的质量监督队伍43人。定期组织各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建单位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质量管理人员特别是一线质量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 3、健全质量监督推进实施机制 组织开展质量专项行动,每月进行质量安全大检查,2021年共进行质量监督专项检查10余次,发现问题101个,约谈了相关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代建等参建单位,督促参建各方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全部整改到位。 二、加强管理,实现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 1、标准化 将标准化工地、文明工地创建及优质工程争创作为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全面推广重点工程制度标准化、人员标准化、施工场所标准化、施工流程标准化和标识、标牌标准化。 2、规范化 以抓好项目法人组建及履职情况管理为首要,加强对招投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为重点,抓牢对监理履约情况的监管为抓手,规范合同签订、强化制度建设为手段,有效地规避工程风险,确保了参建各方利益。 3、品牌化 积极组织开展“党建进工地”活动,在重点水利工程领域全面实施“透明工程”制度,将工程建设相关信息进行网上、网下全公开,接受社会各方面、全方位监督。以重点水利工程为载体,创新打造了“清澈水利·廉洁水务”廉政文化品牌,成为全市廉政文化品牌建设的精品工程,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作了专题报道,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以赛促建,推动重点水利工程“又好又快”高质量建设 充分发挥劳动竞赛“争进度、赛质量、比担当”的激励作用,以争创优质工程为抓手,激励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参建单位、项目法人、主管部门及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劳动竞赛,实现“市、县、项目法人、工程项目部”四级联动,极大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在省级劳动竞赛中,1家企业被省水利厅推荐为省“五一劳动奖状”候选单位、1人被省水利厅推荐为省“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9个单位荣获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奖、21人荣获先进个人、4项工程荣获优质工程奖、4项工程荣获文明工地称号、3项工程获QC小组成果奖,1个课题获得中国水利企业协会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竞赛”一等奖,1个课题获得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全省建筑业QC小组成果竞赛”二等奖,1项实用技术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下一步,市水务局将认真贯彻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程建设,坚持力度不减、进度不变、质量不松,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